中国清明节烧纸受限、民俗商机受挑战,但“阴间华尔街”保定米北庄依旧繁华如初
By Steven.Tian on April,5th in 2024
北京 — 中国清明节于昨日拉开帷幕,为期三天,各类祭祀、踏青活动纷纷启动。在北京、河北、天津等地,民众在街头焚烧纸钱的场景仍然可见。
一些地区城管队员在常有民众聚集焚烧纸钱的地点设置高音喇叭,播放“文明祭扫,严禁焚烧纸钱”的警示音。尽管如此,这并未能阻止民众继续采取传统的祭扫仪式,继续焚烧纸钱。与此同时,北京周边的公墓也下达了“禁止墓前焚烧”的规定,使得购买冥币纸钱等物品只能偷偷进行。
在南通市政府发布的通告中,要求全市禁止制造、销售冥币纸钱、纸扎实物等封建迷信殡葬用品。违规者将面临民政部门和市监部门的没收,罚款额度将是制造、销售金额的1至3倍。同时,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责任的将受到公安机关的处罚,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刑事责任。
然而,在当地接受官方媒体采访时,相关部门表示“不准买卖,但燃烧不受限制”。这一说法引发了一些民众的质疑,“难道要我们自产自销”?尽管如此,直到清明节假期的首日,当地依然严禁销售这类物品。
北京市殡葬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冥票、纸人、纸马等封建迷信祭祀用品的禁售。近年来,除了中共民政部发布的四项通知和哈尔滨当局的明令禁止祭扫焚烧纸钱外,中国多个省市也出台了禁止焚烧纸钱的政策。
北京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孙力解释了《文明条例》,称其最终表述为“不在道路、居民区和其他公共区域焚烧、抛撒丧葬祭奠物品”,尽管表面上看不完全禁止,但“公共区域”的界定仍有待明确。
冥纸、冥币等传统祭祀品是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祭祀鬼神、祖先时使用的火化祭祀品,具有上千年的历史。保定市米北庄因其“阴间华尔街”之称而闻名,聚集了大量供应丧葬用品的商家。一位当地丧葬用品店老板表示,尽管今年的生意略有下降,但外地顾客的购买量仍相对较高,尽管当地并未发布告示,但仍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天津市的唐官屯则供应了殡葬市场上大部分的棺材和敛尸袋。尽管中国多地要求在清明节禁止销售和焚烧祭祀用品,但这两个地方的生意仍然如常。
一位天津小区便民商店老板表示,自疫情前一两年起,居委会就通知要求在清明等祭祀节日禁止售卖冥币纸钱等需要焚烧的物品,以免污染环境。但普通祭拜用品仍然可以正常售卖。该老板称:“可以摆放的、假花、香和蜡都可以卖,但
需要焚烧的物品都是偷偷卖的。”“如果有人举报,就有人核实,就会被罚款。”然而,这种“有损阴德”的行为仍然普遍存在,大家都乐于进行私下交易。
天津的祭祀习俗是在清明节时将去年墓前的物品换新,包括假花、香、蜡和酒等,这些只有在清明节祭祀时才会使用的物品,销量相对较高,仅昨日一天的销售额就达到了7000元人民币。
这位老板分析道:“今年的营业额比疫情期间好了很多,大概增加了一到两成。”他认为,除了疫情政策的放松外,疫情期间有更多老人去世也导致了祭拜活动的增加。
除了禁售纸扎和偷偷购买焚烧的问题外,一些地区还面临着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在保定市的一些主要街道上,市城市执法大队晚间放置喇叭,告诉市民不要焚烧纸钱以免污染环境。
然而,一些保定市民表示,即使偷偷焚烧,也必须提防城管前来罚没祭祀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