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媒《光明日报》前评论部副主任董郁玉被以“间谍罪”判刑七年
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星期五(11月29日)以涉嫌从事“间谍”活动为由判处董郁玉七年有期徒刑,截至目前中国外交部和光明日报尚未对此发表评论。
Reporting on 29,Nov in Beijing.
中共官媒《光明日报》原评论部副主任董郁玉的家人近期表示,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星期五(11月29日)以涉嫌从事“间谍”活动为由判处董郁玉七年有期徒刑。
现年62岁的董玉宇于2022年2月在与一名日本外交官共进午餐时在北京被警方带走拘留,后来被以“间谍罪”起诉。
星期五,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外戒备森严,附近至少停有七辆警车。
从2023年7月对此案进行闭门庭审以来,董郁玉一直被关押在北京的一所监狱中等待判决。
在被捕前,董郁玉经常与驻华使馆外交官和记者进行面对面交流。2022年2月21日,在北京新侨饭店与他会面的一名日本外交官被带走调查。
根据董郁玉家人2023年4月的一份声明,董郁玉曾参加著名的哈佛大学尼曼奖学金项目,并曾担任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和北海道大学的访问学者。
他的家人在声明中表示,他们最初将董郁玉被拘留的消息保密,原本希望能够减轻或撤销指控。
2023年3月,他们收到通知并被告知董郁玉将面临间谍罪的起诉,才决定公开此事,而当时董郁玉已被拘留一年多,不被允许和家人见面,只和律师见过一次面。
据董的家人表示,在认定董郁玉与外国人的这些交往,可能是为日本和美国服务的“外国特务”的证据。董的家人强调,董郁玉不是间谍、也从未充当外国特工,他和外国学者、记者以及外交人员的交往是中国多年来一直鼓励的正常知识和文化交流的一部分。
董郁玉原籍辽宁抚顺,1987年从北京大学法学院毕业、获法学硕士,随后进入中共党报《光明日报》担任评论部副主编。
董郁玉在1989年之后,曾接受了一年的强制劳动后,得以返回北京并保住了在《光明日报》的工作。
他曾在中外媒体和自由派学术期刊上撰写过评论文章,其中包括历史杂志《炎黄春秋》等刊物。
去年4月,来自全球各国的超过60名学者、记者和知识分子联名签署了一份公开信,要求公正对待董郁玉,签署者包括披露水门事件的《华盛顿邮报》资深记者鲍勃·伍德沃德(Bob Woodward)、曾任白宫副国家安全顾问的前《华尔街日报》驻华记者博明(Matthew Pottinger)、七十年代就前往中国学习的中国问题专家夏伟(Orville Schell)等人。
澳藉华裔作家杨恒均今年2月被北京一家法院同样以“间谍罪”判处死刑缓期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