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观察》AI产业突围?中国经济成长目标设定“5%左右” 陆学者:高歌猛进的岁月难再现
在3月5日上午刚刚结束的大陆全国人大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大陆国务院总理李强对外公布了今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随后,大陆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了《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政策吹风会,向中外记者介绍了相关详细内容。
随着大陆内部经济环境出现增长放缓的势头,外部环境受川普关税政策的影响,投资者纷纷暂缓对中国的投资。尽管北京当局在今年两会上多次谈到加大外资准入力度,但是市场反映的情况来看,还是要看具体政策能否真正落地实施。
在今天举行的大陆国务院新闻办政策吹风会上,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大陆国务院研究室主任沈丹阳和报告起草组成员、大陆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陈昌盛共同解读了这份被誉为中国版的“国情咨文”。
民生经济成为今年重点,但效果预期不大
沈丹阳介绍说“在预期目标部分提出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在政策取向部分提出要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从报告内容看,提到对城乡居民养老金的增加,似乎对目前大陆面临人口老龄化社会的严峻形势有帮助作用。对此,中国知名财经博主“宏观边际”认为“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增幅一般不在政府报告公布,去年是‘继续提高’,今年是‘适当提高’,从前两项提高幅度来看,这一项大概率也只是增幅企稳。”
目前大陆居民的养老经面临逐年亏空的局面,当下不少大陆年轻人已经选择不缴纳国家公共养老金,转而将有限储蓄存至香港部分商业银行和一些增值型外资保险。这一定程度上造成公共养老金收支比列逐年下降,支出大于收入。
根据受访的来自北京、上海、深圳、石家庄地区的大陆年轻人看来,现阶段公共养老金缴纳远不如预期通货膨胀的速度,尤其是在大陆央行开年出台人民币贬值政策以应对川普的关税战的影响,民众疯狂存外币理财的比例也在近几个月逐渐上升。
另外一点,消费市场的需求的降低致使企业经营风险问题逐渐增加,一些曾经设立在大陆新一线城市(青岛、济南、天津)等地的台商纷纷将工厂或产业回迁本土又或转移至东南亚地区,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由此以来,在今年大陆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经济增长的幅度也是略微谨慎。
沈丹阳在回应今年大陆经济增长幅度的问题时表示“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以来,中国经济明显回升。去年二季度经济增长4.7%,三季度增长4.6%,四季度增长5.4%,全年实现了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他还提到一点,人工智慧产业的发展促使文旅消费和其他相关产业进一步增长。
对此《华尔街日报》指出,中国将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5%左右”,表明北京预计中国经济将能够抵御来自华府日益增加的贸易压力。中国政府还表示今年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这是多年来的最高水准,显示中国政府打算为在贸易战重新爆发之前就已陷入低迷的经济推出更多刺激措施。文章还提到“与过去20年的大部分时期相比,中国目前更加依赖出口来推动经济增长,这使得中国经济在与美国不断升温的贸易战中变得脆弱。”
提振消费市场增长 学者认为“大陆经济高歌猛进的岁月难再现”
今年大陆政府工作报告中注重消费市场的提升,“消费”一词在整个报告中被提及了 27 次,这是至少十年来最多的一次。
相比之下,“高品质发展”代表中共高层推动高科技制造业发展的口号——被提及的次数比去年少了很多。
对此旅澳中国政经学者司令在受访时表示“这个目标和去年相比并没有多大提升,对大陆这个经济正在下行的经济体来讲,没有增长就意味着下滑。”
司令指出,大陆确实有很大的经济体量,但李强说2025年增长仍然是5% ,只会最终导致年底的实际经济增速比2024年更低。
司令还表示“当李强声嘶力竭地‘为中国经济光明论’摇旗呐喊的时候,川普已经给中国原本已经很不确定的外部经济泼了一盆冷水。他不仅刚刚确保美国对中国征收了额外的 20% 关税,还引致台积电增加了上千亿美元对美投资,这些无疑是给本来举步维艰的中国外贸环境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大陆国务院总理李强进行的政府工作报告时,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跌 0.2%,相比之下大陆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1个基点至 1.75%。分析认为,由于消费需求继续疲软,大陆有望创下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最长的通货紧缩周期。
另外北京当局将发行价值 1.3 万亿元人民币(1,790 亿美元)的特别国债,其中3000亿元用于资助居民消费品补贴计划,到2024年这个补贴规模将扩大一倍。
从现实情况来看,大陆政府出台的消费补贴计划只是暂时性能达到短期刺激效果,从长远看,大陆家庭更加愿意加大储蓄计划,以应对未来的收入不确定性。
在两会前夕,大陆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相关经济帐面并不好看。
来自陕西的一家俬募基金经理袁先生表示,如果财政措施的规模没有显著超出预期,市场不太可能做出重大反应。自9月24日以来,市场活动一直受到两个主要驱动因素的支撑:一方面是流动性支持,另一方面是政策预期。
AI产业的兴起对刺激经济起关键作用 引发学者质疑
随着杭州深度求索开发的人工智慧大模型程式逐渐扩展到大陆多个领域,从此次大陆国新办的吹风会上也能看出,未来大陆将重点发展人工智慧产业的相关业务。
大陆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陈昌盛表示,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慧+”行动,是要抓住这次人工智慧技术突破的机遇。
他还详细介绍说,发展人工智慧还要继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进资料开发利用、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
但是,人工智慧产业的关键在于晶片,由于英伟达已经被川普政府禁止出口相关晶片到中国,一些学者认为,未来台湾和美国将在人工智慧产业上有更大的发展。
对此,旅澳中国政经学者司令表示,由于台积电强势入驻美国,表面美国正在加速在人工智慧产业上去中国化,大陆难以继续凭藉廉价劳动力优势在这方面从美国获利。(相关报导:北京观察》民营经济的春燕来了?习近平召开民企座谈,为何吸引外资仍难如登天|更多文章)
司令还指出,由于在人工智慧产业上,美国已经比以前大幅度减少了对中国的依赖,现在这个产业的发展主导权已经回到了美国。下一步,美国会更加大胆的制定关于进一步收紧对华晶片出口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