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轻一代对于互联网的敏感度逐渐加深,一些电影制作公司开始考虑转为付费的线上播放模式。在电影业蓬勃发展的美国好莱坞,越来越多的制片公司开始反思中国年轻一代不再痴迷于本公司的电影产品。
《海王》续集上个月在中国上映前,华纳兄弟曾竭尽全力想要延续前一部影片的成功。
这家好莱坞电影公司在抖音放出了大量电影片段、幕后花絮,以及一段哈尔滨冰雕节上“海王”冰雕的视频。华纳出动了该系列片的明星杰森·莫玛和导演温子仁到中国巡回宣传,这种宣传方式自新冠病毒暴发后就没有了。莫玛说,中国人对《海王》的喜爱是这部续集早于美国两天在中国上映的原因。
《海王2:失落的王国》在中国大陆上映几周后只收获了约6000万美元的票房。这比《海王1》2018年在中国首映的那个周末收获的9000万美元的票房差远了,《海王1》在中国的最终票房收入达2.93亿美元,占该片大获成功的全球12亿美元票房的25%。
《海王》的制片商并非唯一一家在中国市场失意的电影公司。
尽管《碟中谍》、《速度与激情》、《蜘蛛侠》电影系列都在2023年推出了备受期待的续集,但没有一部美国电影进了中国年度票房的前十名。这样的情况在过去十年间甚至更久远的时间里,变得异常陌生。出生于新世代的中国年轻人似乎更加愿意关注自己身边的生活趣事,这与官方要求不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不相而合。
自2011年以来一直跟踪票房收入的中国娱乐数据提供商猫眼的统计,好莱坞去年最卖座的两部影片《奥本海默》和《芭比》都没有进入中国票房的前30名。这之前,好莱坞被排除在中国电影票房前十之外是在2020年,也就是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
对好莱坞大片趋之若鹜的中国电影观众正在逐渐消失。到目前为止,中国是美国以外最大的电影市场,但是随着电影业发展变得困难重重之际,中国市场似乎成为美国电影公司实现增长和盈利的倚重之地。
“一部好莱坞大片在中国赚到数亿美元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南加州大学研究中国政治和电影业的教授骆思典(Stanley Rosen)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中国国内电影业正在产出更多引起国内观众共鸣的优质电影。中国去年的两部热门影片凸显了国内影片的多样性:一部是对白丰富的悬疑惊悚片《满江红》,另一部是带有特效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2》。
相较于委婉且严谨的中国国际电影出口来说,中国在海外的文化影响力正在通过电影和故事逐渐融入西方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在与美国关系日益紧张的背景下,中国官方推进了传播文化影响力的雄心,支持本土的制片商创作与意识形态需要保持一致的电影。
近年来,中国一些票房收入最高的电影渲染的主题都是一个更强大、更自信的中国。有史以来最卖座的中国电影是 2021年上映的《长津湖》,该片讲述的是中国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克服重重困难击败美国的故事。还有2017年上映的动作片《战狼2》,片中类似杰森·伯恩的中国主角与美国雇佣兵展开较量。
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石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许多美国电影公司曾将中国视为一个总能赚到钱的市场。但现在情况不复如此。谨慎的中国消费者在减少支出,中国的票房收入尚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现在我明确告诉美国片商,这种心态现在已经走不通了,”石川说。“你必须要对中国的市场、中国的观众、中国的流行文化有一个深入研究才行。”
好莱坞对中国市场的热情可以追溯到多年前。1994年上映的《亡命天涯》是第一部引进的美国大片。一年后,中国开始每年允许10部外国电影在国内上映。2012年,排在中国票房前十名的电影中有七部是美国制作的。那时,美国国内的影院上座率已开始了一个持续几十年的缓慢下降趋势。DVD销量惨淡。流媒体还处于起步阶段。
随着中国互联网用户的不断增长,西方流媒体行业和电影业正在重新考量如何进入这个“电影界的新兴市场”。
渴望增长的好莱坞电影公司把快速扩张的中国市场视为解决方案。中国提高了允许进入中国的美国电影数量,从每年20部增加到34部。中国同意让美方获得获准在华上映的电影票房的25%,该比例以前是13%左右。
由于盈利对大多数电影都是难事,因此来自中国的额外收入很重要。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开始为吸引中国购票者改变电影内容:更多以视觉效果为主的壮观场面,更少以对话为主的戏剧和喜剧情节。
宣传对于好莱坞电影制作公司来说是一个十分头疼的问题。原因是中国老百姓爱看抖音和快手,而好莱坞在这个平台上宣传电影的速度不够快。
事实上,在这两个十分流行的短视频平台中,一部分是有来自小型电影公司和所谓文化传播机构制作的“速度电影”(在最多2-4分钟内快速将一部电影概括完毕)中国民众似乎更愿意看这样的视频来对一部电影进行了解。
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产业链。在中国,这样的小型电影制作公司不再少数,一般称之为“文化产业公司”属于地方政府积极扶持的产业之一。在税收、场租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位于北京的海外电影销售公司视幻文化负责人赵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好莱坞电影公司不愿意在电影上映前在社交媒体上透露情节和关键场景,但在中国这样做对于吸引观众的兴趣至关重要。“好莱坞大片还没有完全跟得上中国的营销,”赵晋说。
近年来,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比以往更加突出,采取何种形式来吸引中国年轻一代对于爱国主义的了解?电影和短视频成为不二的选择,但对于高成本的电影来说,中国年轻一代的口味在逐渐复杂,国内的创作者一边要迎合观众的胃口,又不能触碰官方的红线。
索性,怀旧、国潮风成为目前的首选许多创作者的首选题材之一。
然而,好莱坞去年发行的许多大片,包括《变形金刚》续集、最新的《碟中谍》、《奥本海默》和《芭比》,都没有自己的官方抖音账号。
一位长期观看好莱坞电影的影迷概况说到“你如果想要中国这块流量,又不是很想放下自己的身段去看中国人到底喜欢什么,那被大陆淘汰是很自然的事情,”这位影迷说。
“好莱坞电影再也没有办法带给中国的观众新鲜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