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读者倒苦水说,现在工资发的越来不及时、物价却涨的非常及时,这样下去恐怕要做好“吃土”的准备了(吃土即对财政窘迫、吃不饱饭的代名词,60年代的中国曾出现民众吃观音土的现象)。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意识到自己的工资发不出来,可是还要拼命的去干活,这和“杨白劳”没有任何区别。
同时,在湖南省当地则是鼓励这些公务员下班后可以干兼职如维修工、健身教练等。中共对党员的要求历来是最为严格的,从开展“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到“例行勤俭节约反浪费”的举动,这样的推崇在中共官场上却十分罕见。
有中国民间学者分析认为“现在官民都很难。只是各自难的点不同,百姓是为生计发愁、官员是为政绩感到犯难”。
下班送外卖,牛马人生何时休?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北京街头涌现了不少“特别外送员”,这些外送员白天在写字楼、晚上跑外卖。看似是体验生活、实则是经济拮据的无奈让人感到压迫,原本在西方国家看到的骑公路自行车送外卖的一景,如今也在北京上演。这名给记者送外卖的年轻小伙子说自己白天在美团做运营,晚上则是利用休息时间到处跑几单,用他的话说“这是给生活加把火”。
看起来的是跑外卖可以多赚钱,但是当一套流程注册下来时发现,你还没跑之前就先宰割一番,不是买这个骑手服就是要在那个平台缴纳所谓“押金”,虽然都写着可以退,但是平台也是以各种理由变相克扣押金。
在过去数周的中国外卖大战之后,中国监管单位终于对京东、美团、淘宝三家出命令式的喊停,这在西方自由市场的观察家来看,是干预经济的举动,但忽略的一个大问题,中国经济的通缩与通胀是并存的,在这场外卖大战中,对于消费者来说,看到则是实惠,对于商家而言,则是心里直滴血。免费的谁也想要,便宜的谁都想占,白嫖有时候则是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不痛不痒的“剥削”。
中国经济的内卷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解决的办法却始终难以对症下药,就有点让人匪夷所思了。当超规模的消费带来的是对利益的永远膨胀,超乎零成本甚至更低廉的劳动力则是让生产付出者感到信心丧失。最近几周,不少中国年轻人都以兼职的方式进行“讨薪”,其目的则是在表明维持生计是求生的最后本能。
从拖欠农民工工资到拖欠年轻人薪水,有人对此形容“不是在讨薪,就是在欠钱的路上”。中共高层曾在本月发布一项名为《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的文件,文件中却明确指出“依法维护平等就业和劳动权利,严惩恶意欠薪,及时兑现农民工胜诉权益,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司法裁判规则。”但是现实则表明,任何强有力的法律条文都比不上高速流转的现金流,消费景气了、企业有钱了、拖欠工资的事情自然就会减少。
经济吃紧的同时,整治形式主义是破解经济困局的良药?
在中共高层喊停大规模基础建设之后,对于城市化进程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中共高层则是罕见性的对“三拍”干部做出强调,未免让人感到这与前不久对年轻党政干部的纪律要求作出实质性说明的问题有关。
此前,在多地党政部门召开的会议中,对于年轻干部“说话随意、混日子”等召开警示教育大会,而高层又提“拍胸脯、拍脑瓜、拍屁股”的“三拍”干部加紧治理。
整治形式主义是在中国官员眼中剔除经济发展中不必要的“损耗”同时也是对“行政效率”的提升,但是形式主义的根源在于上下级沟通不畅,也存在于盲目发展的政绩观带来的苦果。
但是对于那些年轻的党政干部而言,“杨白劳式”的发展既存在于现实的中国社会环境,也存在于其推崇的所谓“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