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观察》中美之间怎么谈“贸易摩擦”应对会议能否破关税壁垒
再经历了一周中美间就关税问题谈判所展现出尔反尔的状况时,周五晚间华府又称习近平给他打电话了,这会的消息是引述川普接受美国《时代》周刊采访时说“他的政府正在跟中国洽谈关税协议”。中国外交部则称“没有这回事”连官媒新华社也未见到有发布类似内容和。至于这通电话到底打没打外界关注的不在这里,而是接下来中美间关税政策如何改变,这关乎数以万计企业主的生死攸关问题。
华府放出的消息说“川普称他预计大概再三到四个礼拜就会把美国的关税协议都谈得差不多了”。但是这里有一个疑问谈到差不多,是多少?连卓荣泰今天在立法院接受质询时都说,台湾最晚将在五月底与美国谈判。
从这一点来看,华府最先能够接受的是北京的谈判协议,而台湾似乎并没有成为名单上的对象。这一点来说,华府与北京间就关税问题已经深刻意识到,再继续下去谁也是两败俱伤。但是对于北京而言却早有准备。
增强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着力防范化解贸易风险
这两天北京密集召开与外贸有关的各项会议,先是中共政治局会议上,放出对美关税战很明确的“政治信号”后是大陆商务部的会议则是将如何在外贸领域破局摆在明面上。
大陆商务部在24-25日举办“全国贸易摩擦应对工作会议”大陆商务部副部长鄢东出席会议并讲话。此次会议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系统观念,增强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着力防范化解贸易风险,为贸易高质量发展做出新贡献”。会议提到的“系统观念”很是特殊。在中国官场上,系统观念意味着不要只盯着外贸一个领域,而是对与外贸相关的物流、人力、包装等行业作出相应调整,早在之前《风传媒》的报道中提到,大陆各省为加速转移外贸市场,及时增加中欧班列和往欧洲方向的各项服务。
底线思维是政治局会议上重点提及的一个词语,意味着北京将在贸易重点领域作出最坏的打算,即如果彻底谈崩了,如何保障这些企业转变发展模式,增加相关领域的风险抵御能力。
北京在化解外贸风险上从川普第一任期结束后就一直在布局,再经历疫情过后经济逐渐下滑的现实后,对于贸易调整上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
此外,2025年“第一期全国贸易政策合规工作培训班”4月23日也在北京开班,同样由鄢东出席并讲话。鄢东称,世贸组织及其规则在维护全球稳定、开放的贸易环境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对于北京来说,川普关税政策究竟要下调多少取决于他与习近平的商议,但是从市场角度看即便是下调100%都未必能让北京接受。
由于中美两国政治和社会制度不同,中共高层并不会像美国政府那样有很大的政治压力,因为美国将在18个月后展开中期选举工作,对于北京来说,真正的能否让步的就是对台问题上的是否达到中共高层的政治考虑。
还要一个很重要的细节就是,在川普大幅度提升对中国的关税后,一些大陆外贸企业家则选择个人海外直播带货,但是大陆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商务部虽然有所回应,但是从政府监管层面的实际行动上,政府并没有插手,但这并不意味之这默许了相关行为没有违反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