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观察》银发族逆袭!退休老师重返讲台,抢走年轻人饭碗?
六月既是中国大学毕业季也是用工市场最为紧俏的时候。在随着中国消费市场日渐疲软之际,雇佣企业的效益也越来越差。以至于“失业、躺平”成为眼下中国年轻人一种自嘲的代名词。
在一份中国地方政府流传出的“银龄社会治理计划”和“银龄医疗康复计划”中,一些被认为本该是年轻人的岗位却被超70岁的老年人占据,比方麻醉师和小学老师。
这份“银龄招聘”计划起初只是在教育领域,部份中小学利用这个计划解决“教师荒”的问题。从现实看,中国青年教师并不少,很多在编教师的薪资甚至难以足额发放,一位来自北京某小学的在编教师刘老师在受访时表示,“招聘这些退休老人去当老师无疑是在挤占青年就业市场”。
刘老师所在的学校是北京市海淀区的名校,而它们这里即便是不缺少青年师资的情况下,招募退休老人则成为海淀区的一项“政治任务”。在河北保定市,当地在推荐该计划时,还增加了律师这个行业,让一些退休的老人担任律师。该消息还显示,这项计划已经在去年12月份开始实施。当地有关部门在置评时表示,该计划旨在推动老年人作为业余生活的一部分,并不会给予相关编制名额。
银龄计划待遇高 规则达标不简单
根据多地公布的银龄计划显示,要想受聘成为银龄讲师和银龄医生时,必须是退休人士且对年龄有着严格的规定。位于福建的仰恩大学是一座普通本科大学,该校则是直接贴出“高层次人才综合年薪20万-35万,教授、博士薪酬可采取一人一策方式面议。”
仰恩大学还称“来我校应聘且被录用的引进人才,可在入职六个月后凭正规票据报销(需符合我校差旅费相关规定标准)居住地或原工作地至我校入职单程交通费和行李托运费用。”
在甘肃西北师范大学,则是将该计划面向全球招募。西北大学在该计划的公告中指出“聘期内享受年薪制,由学校分12个月平均计发,按月支付。对家庭所在地在兰州市以外的“银龄”教师,聘期内由学校提供配备基本家俱家电的人才公寓周转房;每学期报销一次往返交通费”。
中国教育部办公厅在去年7月份的一份公开档显示,“银龄讲学计划” 主要面向脱贫地区(原国家确定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深度贫困县),欠发达的民族县、革命老区县、边境县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团场。其中,讲学经费也规定“西部省份由中央财政负担;中部省份由省级财政和中央财政按1:1比例分担;东部省份由省级财政自行负担。”
上述招聘计划,时间跨度都是长期进行,除要求年龄上有要求外,还要对退休前的正高级职称和担任一线教学岗位的时间长短都要明确评估。这些银龄计划也引发了不少民众的一些担忧。尤其是在中国青年失业率增加之际,老年人发挥余热能否先靠靠边为年轻人优先提供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