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观察》民营经济的春天来了?习近平召开民企座谈,为何吸引外资仍难如登天?
中共领导人习近平在2月17日召开完今年首场民企座谈会后,外界反应如出一辙,大陆股市在当日午后大幅下跌,下一交易日与之前一样。值得注意的是,多个外资股却大幅增长,反应市场将资本流向性越来越突出。
大陆多家官媒在首场座谈会后,也是努力在营造一种扶持民企的舆论氛围,多部门也是第一时间发文支持习近平在首场座谈会上的讲话。由此,在大陆民间,不少人呼之欲出一句话“民营经济的春天似乎又来了”;对于一些此前曾在此摔倒过的民企来说,则是心中又绷紧一根线。
相比于之前习近平召开的民企座谈会,这次官方在两会前出台的政策幅度要减少许多,有大陆民间学者称接下来的两会,高层要拿出一个好看的政绩观和政策导向,向全世界表明中国政府是扶持和善待民企的,也有分析人士表示,大陆民企从未离场只是进行“产业转型”而已。
北京多年来对于民企的态度也是十分暧昧不定,一方面指挥地方政府对民企进行“远洋捕捞”,另一方面又开始召开个中国名目的座谈会,北京当局的做法不仅让本国企业感到十分无奈也让许多外国投资者对中国投资前景表现的十分担忧。
“稳民企、盼外资”中共高层出新招 现实环境还有待考量
大陆商务部周三(2月19日)发布的声明,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75.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降13.4%,也低于2022年1月的1022亿,2023年1月的1276亿,为最近4年来最差开局。
此外,2024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260亿元,同比下降27.1%,为2016年以来的最低水准。
在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出上也创下新高。据大陆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料估算,2024年,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出12,277亿元(约合1684亿美元)。
同一天大陆商务部、中共发改委发布《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中共央视报导,有关方案涉及所谓有序扩大自主开放、提高投资促进水准等四个方面的20条具体措施,包括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等等。
其中包括,“加大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支持力度”、“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范围”、“支持外资更多投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允许外商投资性公司使用境内贷款开展股权投资”、“鼓励跨国公司投资设立投资性公司”、“便利外国投资者在华实施并购投资”等等。
但是在大陆长期以“高度国安化为由”对一些外资企业采取“反间谍行动”也让许多投资者感到担忧。此外,大陆国安部也时常性发文称,正常的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不会受到干扰。对于何为是正常性投资企业,官方从未有定义。
此次,大陆多部门颁布“稳外资”的举措旨在希望减少新建资本,而是并购的方式进行投资,在此次档中也表示“优化外资并购规则和并购交易程式,完善并购管理范围,降低跨境换股门槛等”。
分析指也是由此通过融资并购的方案,将一些地方政府债务投资中较多的项目分给外资投资,加快减少地方债务违约风险的提升。
“稳外资”是大陆打赢川普关税战的重要措施之一
川普对华增加关税已经引发大陆经济市场的波动,不过对于一些以出口制造业为主的企业来说,川普关税战无疑是在增加美国民众的生活负担,因为这些出口企业会在原价上增加,但是对于一些销量较高的产品则是采取一种担负税价的方式。对于北京当局而言,稳定外资有利于未来美国对华贸易制裁中,中国外汇储备增加,同时也能在美国大规模关税战的情况下,大陆自身能够在所谓脱钩的情况下继续运转下去。
在大陆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地缘政治风险、贸易关税加剧的形势下,一些跨国企业对大陆市场一直保持着谨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