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香港人来说,中国经济放缓带来了罕见的价格优惠。只需乘坐短途巴士或地铁即可跨境到达大陆。
Loong Zhang
编者按:这是Loong Zhang为听不懂播客撰写的文章,文章转载请标注自“听不懂播客”。
从淄博到哈尔滨,从天水到开封……2023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北方城市走红。这一波“网红城市”的兴起让文旅产业迎来一个空前的高光时刻,让人欣喜。
同时,细心的网友也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网络上火爆“出圈”的,大多是中国北方城市。
去年中国“淄博烧烤”点燃的这一波文旅热潮,不断推陈出新,至今热度不减。回顾这两年爆红的城市(淄博、洛阳、天津、哈尔滨、天水、开封、曹县等),几乎清一色位于中国北方。相比来看,中国南方地区除了去年贵州榕江“村超”火爆全网之外,无论是今年春节期间的潮汕英歌舞,还是近日广西“三月三”、云南泼水节的话题度和曝光度都未达到现象级“。
网红城市为何多出现在中国北方地区?这个有趣的现象背后既有文旅资源的因素,也有地理环境的原因,还有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和当地政府有效推动的综合作用。
中国北方更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走红的“潜在特质”
中国北方地区自古便是华夏大地的政治心脏地带,长久以来一直扮演着政治中心的显赫角色,见证了无数重大历史事件和文化变迁。
在历史上,这一区域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犹如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诉说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辉煌历程。
以西安为例,这座古都曾是十三个朝代的都城,拥有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如兵马俑和大雁塔。开封,曾经的北宋都城,以“东京梦华”闻名于世,其铁塔、大相国寺等古迹至今仍然保存完好。洛阳,牡丹之城,龙门石窟与白马寺等无不向世人展示着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而这些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文化对于吸引游客和中国网民关注具有天然优势,这些元素在网络上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话题性。
西安、洛阳、淄博以及今年“出圈”的天水(地处丝绸之路节点,有麦积山石窟等文化遗产)和开封(宋文化,有清明上河园等景点),这些北方城市有着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古迹,它们以无声的方式,向世人述说着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与传奇。
在当下这个大众传媒时代,这些历史故事和文化符号易于被打造成特色IP,在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媒体上也极易引发关注和传播。
由此可见,相比南方,北方的文化差异性,以及文旅资源的丰富性使得这一区域的城市具备“出圈”火爆的基础条件。
比如开封“王婆说媒”(这是一个线下真人秀节目,已经在中国北方多地出现)这个IP的成功破圈,就是其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度再挖掘,再策划,再提炼。
独特自然景观,让中国北方地区具备了更多“出圈”的可能性
中国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多样,四季分明,自然景观独特,比如西北广袤大漠风光、内蒙古辽阔的草原和东北奇幻冰雪旅游资源,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稀缺性。这些独特自然景观为北方地区的文旅形象增添了不少魅力,易于在社交媒体上形成话题和热点。
而中国南方虽然风景优美,但因为处处是好山好水,人们对此早已习以为常,不易形成集聚效应。
其次,南方的旅游资源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开发,旅游市场也比较成熟。以传统的5A级景区为例,在全国的分布总体上呈现出南方比北方多,这就是为什么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南方旅游比北方更火爆、沿海比内陆更火爆。
三亚、丽江、厦门这些南方城市是这一时期的最热门旅游目的地。
相比之下,北方的一些城市在旅游资源开发上仍有较大的潜力,因此更容易通过特色营销出圈。北方独特稀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可以很好地满足新世代追求深度体验和探奇的个性化旅游需求。
加之近年来旅游模式和形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年轻人习惯在互联网上寻找更加新鲜好玩的城市,而非传统知名景区),这就使得北方城市就有了更多“出圈”的可能性。
今年初大批“南方小土豆”涌入“北国冰城”哈尔滨冰雪游就很好地说明了这点。
然而,在中国北方文旅市场的火热的背后,却隐藏着区域经济转型中不为人知的“辛酸”与“苦涩”。
区域经济转型的需要,刺激中国北方文旅市场的发展,但是又陷入“昙花一现”的尴尬境遇
北方地区在中国工业化推进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在这一定时期依靠要素、投资驱动保持过较长时期的辉煌,形成了以重化工业、资源型产业、传统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无论是淄博或是哈尔滨都曾经是重工业领先的城市,但近年来的传统产业都出现了增长乏力的局面。尤其近几年在土地财政退潮和招商引资机会减少的背景下,北方经济发展面临着产业转型的压力,亟需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而北方文旅市场爆火的深层次原因是区域经济转型的需要。
文旅产业作为一种绿色、低碳、可持续的产业形态,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吃、住、行、游、购、娱”这几大文旅要素相互联动,可以直接拉动消费。可以看到一段时间以来,北方城市纷纷转向文化旅游业寻求突破口。直接表现政府为积极拥抱新媒体,充分利用短视频社交平台进行文旅推广营销,在厚积薄发中,最终涌现出一个个鲜活且富有成效的案例。
一座城市的走红,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资源,也要抓住短视频等媒介平台,打造独特的城市IP和城市标签。当然,更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反观之下,文旅产业在南方并非主要产业,南方城市往往有比文旅更多能拉动经济、创造财富的产业,南方城市相对来说在这方面的推广力度相对较小。
正是因为抖音等社交平台的加入,改变了以往旅游推广的方式,使得一些北方城市弯道超车。
在日前召开的福建文旅经济发展论坛上,抖音相关负责人被陆媒问到在城市传播中,抖音是否有相关投入时,他是这么回答的,“如果官方提出与我们进行一些商业合作,我们会有相应的投入。”实际上,这波北方网红城市的轮番“出圈”,从淄博到哈尔滨,再到天水,都可以明显地看出当地文旅部门主动“操盘”的影子。
从产业的视角看,淄博、哈尔滨和天水文旅的接连走红“出圈”,工业城市转型成为共同注脚。
当然,更为关键的是,在这些城市因某个元素突然走红之后,当地文旅部门似乎愿意将其转换为实在的经济效益,正如北方多地到处举办马拉松一样,持续性的发展成为目前文旅产业的瓶颈,“昙花一现”般的存在成为一种常态。
北方城市文旅产业的火爆,这无疑为区域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和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