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观察》3小时密闭高温车厢,砸窗自救竟遭批捕!浙江列车脱轨“零通风”危机谁负责?
如此糊弄式的通报难以平息愤怒的民怨,按照中国铁路部门的说法和大陆治安管理条例来看,这位年轻乘客的行为被多数人认为是“自救”行为,可是官方却对此不予认可。
月2日晚8时28分,金温地方铁路公司一列货物列车在浙江省金华市东孝乡境内“沪昆线东孝站”由于停车不及时,与正在通过该站的K1373次旅客列车机车发生侧面冲突,致K1373客车机车前台车脱线,火车接触电网瞬间断电。由于事发当日正值高温天气加之火车上乘客众多,在长达三个多小时的等待救援期间,由于该火车通风系统一度罢工,造成不少乘客因空气不流畅发生晕厥事件,期间有乘客要求乘务员打开车门,但是因安全为由没有打开。
被困乘客砸窗自救是被认为对安全秩序的肆意践踏?
综合陆媒和现场目击者的信息显示,在停车的3个小时里,气温在33度左右,车厢里很闷热。另外也有乘客打开了车窗,但是作用不大,“吹进来的是热风”。同时,车上的其他工作人员此时也无能为力的来协调解决此事,期间一名年轻乘客被迫使用逃生安全锤将列车一侧玻璃敲碎,待道后续列车安全抵达后,该名男子被带走讯问,并招来大陆铁路公安的严厉批评教育。
整起事件的焦点在于,这名男子是否得当使用安全锤砸掉玻璃,进行自救。在这名年轻乘客砸掉玻璃后,列车上的乘警随后赶到所砸玻璃的车厢处置,现场群众中也只有少数喊这位年轻人为“英雄”。
据多名现场目击乘客和社交媒体的视频显示,当时列车内的温度已经超过人体能够承受范围且已经出现乘客晕倒现象,事后按照现场目击乘客的话说,早已经符合中国铁路总公司在2017年制定的《旅客列车空调失效应急处置办法》。该办法明确提到“在旅客列车发生事故后,因要求在故障20分钟内启动通风”而实际上已经超过3个小时。
如此糊弄式的通报难以平息愤怒的民怨,按照中国铁路部门的说法和大陆治安管理条例来看,这位年轻乘客的行为被多数人认为是“自救”行为,可是官方却对此不予认可。
大难临头规则行 事后维稳马后炮
更令人费解的是,大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旗下的媒体,中国网在一篇题为“破窗不是“自救壮举”,“情绪脱轨”更不能没有底线”中指出“拨开情绪外衣,这非但不是值得欢呼的义举,更是对公共安全底线的一次粗暴践踏。所谓“紧急通风”的砸窗必要性,根本是伪命题。”
不过,该文作者更令人不解的还有“高铁车厢非密不透风的铁罐。空调系统失效后,工程师设计的通风机制仍在运作,确保基础空气流通。”值得注意的是,涉事火车属于中国普通民众出行最为常见的“绿皮火车”而非高铁列车,涉事火车在与电网断电后,只能靠列车接挂的一节配电车厢临时供电,临时电源只能起到照明作用,对于车上空调则是无法启动。
有中国民众对此表示官媒这篇评论则是点出“要是出了人命我鞠躬道歉,你们怎麽能给我添乱?”
社交媒体“X”博主“李承鹏”对此写道“99.9%在生活中不敢砸窗的人在批评车上99.9%的人不敢砸窗。
我们唯一的勇气来自于:我们当时并不在火车上。那个青年被警察带走时,你喊一嗓子“别带走”也行,但没人吱一声,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夸自己推崇自古以来的侠义精神,看《战狼》。”
而多家官媒在这件事情上也是互相撞车。党媒“央广网”称“一是铁路应急预案缺乏动态调整机制,未能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转换处置策略;二是铁路部门的服务意识存在一定落差”。
此外,对于砸玻璃是否为“自救”则各有千秋。对此,一位来自北京的从事政府舆情领域服务不具名的研究专家对此表示“中国网这文章所谓的“弱者叙事陷阱”,显然没有充分共情乘客在密闭高温环境下的生存焦虑”。
这名专家在受访时表示“这种 “秩序守护者” 的自我标榜,反而可能将破窗的人塑造为 “对抗僵化体制” 的符号,激发公众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共振。而且作者将不同意见定性为 “情绪脱轨”,实际上激化了 “规则派” 与 “人性派” 的对立,导致舆情进一步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