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观察》娃哈哈宗庆后私德崩塌,遗产之争引发中国“厂二代”担忧
现在,娃哈哈的创始人宗庆后去世了,生前常以穿着简朴和一双很便宜的布鞋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这样如此彰显清贫的私德却由于一场家族财产之争而陷入道德谴责的境地。
曾经有人为了“爱国”将一箱箱的农夫山泉品牌的矿泉水倒在马路边,并在社交媒体上录制视频称“不要喝美国人走狗生产的矿泉水”,随即一场关于娃哈哈与农夫山泉的民族主义事件在中国各地火热上演。现在,娃哈哈的创始人宗庆后去世了,生前常以穿着简朴和一双很便宜的布鞋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这样如此彰显清贫的私德却由于一场家族财产之争而陷入道德谴责的境地。
离岸公司美国家,“爱国企业”娃哈哈
这件事情的起因是,娃哈哈新任“掌门人”、宗庆后的亲生女儿宗馥莉被三名自称其“同父异母弟妹”的原告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三人均为美国籍),前赴杭州和香港的法院提告,要求冻结其名下汇丰银行帐户内18亿美元资产。
这三位原告要求冻结一个以Jian Hao Ventures Limited名义在香港汇丰银行开设的帐户,并限制宗馥莉处置或转移其内的资产。这三名原告宣称“宗庆后在世时曾承诺为他们每人设立价值7亿美元的信托,总计21亿美元,并指示下属协助在汇丰设立帐户,甚至为资金不足部分安排换汇”。同时,还表示“信托受益权至今未被兑现,要求宗馥莉履行承诺、支付利息并赔偿资金贬损”。
娃哈哈集团新任“掌门人”宗馥莉则表示,她未接到宗庆后生前的相关指令,不认可该笔资金的设立背景和合法性。目前通过官方信息能够证实的是,宗馥莉是宗庆后与“影子夫人”杜建英的女儿。
现在中国社交媒体上所有民众都好奇一个问题,宗庆后到底有几个孩子?不少中国民族主义者在面对这波汹涌的舆论回应时,说“这是人家自己的私事,不要将这块遮羞布给撤掉”。
这场豪门家产争斗剧般的事件,在过去一周内其热度一度高过黄仁勋第三次访问中国,不少中国公众认为,“宗庆后用鳄鱼般的眼泪欺骗了自己的感情”。
而在宗庆后去世后的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国社交媒体上都是关于这位“清贫老人”的奋斗形象和艰苦创业的缅怀。
在2013年3月中国“两会”期间,时任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在新闻发布会上称“自己及家人已全部注销美国绿卡,并表示今后不会移民”。
不仅是对于娃哈哈集团造成名誉上的影响,其他一些时常出现在社交媒体上的中国“厂二代”也担心自己会因为某种方式陷入道德谴责的局面。所谓“厂二代”则是像娃哈哈这样的家族企业,采取的是家族内部传承,这与“富二代”的概念一样。
这些中国“厂二代”则是希望能够将父母辈的产业在自己手中发扬光大,不是像社媒上说的只会“好吃懒做、混日子”。
一双布鞋人人夸,形象塌陷忙澄清
由于杭州娃哈哈集团的特殊性,第一大股东是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持股46%,该集团隶属于杭州市上城区财政局,目前杭州官方称已经成立了相关工作专班去处理。
为了将该事件尽可能的降低对政府形象的冲击,中共宣传部和中共网信办,则是紧急给各地提出了明确的“宣传指示”。一位目前就职于中国官媒的在职记者对此表示“大家还未将宗庆后的老党员身份挖出来做文章,这样则是一起十分严重的政治事件”。
纵观整起事件表面看是一场对于家族豪门的看热闹,不过也有学者分析认为实则是对中国民企存在的某种不信任的表现。
澳洲中国政经学者司令在受访时表示,宗庆后的事件则是说明了中国民企的内部治理结构存有重大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官方口中实现的愿景,而企业治理结构现代化则是路还长。
司令在受访中也表示“中国的民族企业到今天依然没有摆脱“父传子, 家天下”的落后治理结构模式。从侧面看,娃哈哈是中国这种企业治理缺陷的一个缩影。
一位来自微博上的中国民众对此调侃到“错误全在美方,责任全在美方,财产全在美方,子女全在美方。”
不过,一些中国体制内的学者则为宗庆后接连发声。前党媒《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在微博上称“不要因为宗庆后的私德污点而对他进行整体否定,对犯错的定性不宜过度严厉,更不应上纲上线,将犯错者一棍子打死。要治病救人,给人出路。”
在关于宗庆后的“布鞋首富”的形象问题上,胡锡进称“宗庆后作为一名企业家,不应该树立与自己真实情况差距如此之大的社会形象,因为这对他自己、对企业都意味着长期风险。”
在宗庆后去世后,长女宗馥莉曾在娃哈哈内部陷入能力被质疑、员工不信任的危机。比起宗庆后建立起的中国民企艰苦卓绝的形象被无情的舆论声讨被四处撕裂,如今作为曾经的娃哈哈的公关部部长的宗馥莉来说,这起关乎整个企业危亡的事件再一次要突显其处理事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