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观察》认罪率竟达100%!江西检察院随意盖章出档,司法制度引发舆论风暴
大陆江西庐山市检察院近日在其官网发布了一篇文章称“该院今年以来加大认罪认罚工作力度,适用率稳步提高,由2024年的87.84%提升至100%。在审查逮捕、起诉时,同步开展认罪认罚告知制度,教育引导犯罪嫌疑人真诚认罪悔罪,确保认罪认罚自愿真实合法。由于中国大陆的司法制度有别于港澳台地区,中国所适用的是大陆法系而港澳台地区则是英美法系,这两种天壤之别的法律制度使得,外界对于中国多年来司法不公和司法不透明的现象备受关注。
然而,江西省庐山市检察院在该文章中还表示“该院积极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主导责任,强化与公安、法院的协调沟通,引导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完成退赔退赃、得到被害人谅解等相关手续,为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打好基础、提高效率。上述该说法立刻在中国民间和律师界上引发强烈反弹。
从“零口供”到“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被认为是“有辱公平”
在大陆检察院审查案件时提到的“认罪认罚”可以理解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而中国司法特有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也适用于国人在中国大陆地区接受司法案件调查时的快速处理办法,即所谓“零口供”处理。
根据大陆最高人民法院和大陆公安部在2019年发布的这项档案显示,其被解释为“认罪认罚制度没有适用罪名和可能判处刑罚的限定,所有刑事案件都可以适用,不能因罪轻、罪重或者罪名特殊等原因而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认罪认罚获得从宽处理的机会”。其中, “认罪”,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认罚”,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愿意接受处罚。同时,“认罚”,在检察院侦查阶段表现为表示愿意接受处罚;在审查起诉阶段表现为接受检察院拟作出的起诉或不起诉决定,认可检察院的量刑建议,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在审判阶段表现为当庭确认自愿签署具结书,愿意接受刑罚处罚。
通常在大陆司法实践中,检察院的权力要比法院还要大,所以很多案件即便是法院宣判无罪,检察院还要对此进行“抗诉”(即不认同法院的判决,检察院被认为是“公共利益的捍卫者”)。
滥用“认罪认罚”百口难辩引争议
这样的表述无疑给初次接触中国法律的人士带来一定困扰,多数情况下当被中国执法机关逮捕或者传唤后,所委托的律师则会配合检察院鼓动你进行“认罪认罚”的思维。
有时这样的情况也会被滥用,比如在一些涉及行政诉讼后或者合同纠纷等案例时,检察院会在看守所与你会见时告知你签署一份标有“认罪认罚”的同意书,即对检察院(就是公诉机关)所提的任何指控都必须承认,即便是在法院审理阶段,这些内容也将作为最后审判的依据。这就好比告诉你“我们是有询问过你是否认罪,但是你都承认了,所以再辩解也没有用了”。
也有一些犯罪嫌疑人不会签署这份声明,通常这些人基本上在看守所关押时会遭到所方的各种压力,最后不得不被迫承认。还有一种更为明显的情况时,即便你侥幸逃过看守所的折磨后,来到中国监狱,因为没有认罪认罚,通常是不会让你快速减刑。
在中国现实司法实践中,一些被认为是对其中社会危害不大的初犯、偶犯、过失犯、未成年犯的案件也会适用于该制度,大陆最高法院也列举了一些不允许适用该处理制度的情形,包括:对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犯罪,严重暴力犯罪。
这项制度在中国已经推行了六年的时间,一些经常办理刑事案件的大陆律师认为该办法存在很大的漏洞,比如在一些涉及工程类结款和信贷合同类的案件时,这类制度往往成为与检察院沟通时被“要胁”的资本,通常辩护律师难以为委托人提供一个十分可靠且保险的快速解决方案,这样会促使委托人在实际审判中依旧不会减轻处罚。
大陆最高人民检察院也曾在2019年发文表示,自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施以来,山东青岛市南区检察院已适用该制度办理案件472件,涉及549人,所有认罪认罚案件全部建议确定刑,量刑建议采纳率和服判息诉率达100%。
而这100%认罪率意味着,当事人、家属、律师,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没有一个案件是提出无罪辩护。
大陆律师质疑:是否有无违反“司法公正”?
在江西庐山市检察院发布该文章后不久,一些民众和律师纷纷给予质疑,随后该文章被火速删除。大陆河北律师李怀远对此写道“认罪认罚率100%,固然是可以大大提高诉讼效率,简化诉讼程式,节省司法资源。但同时会存在以下问题:虽然理论上存在所有犯罪嫌疑人都自愿认罪认罚的可能,但如此高的比例也可能引发对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自愿性的质疑”。李怀远律师还提到“其次,对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所有案件,犯罪嫌疑人都认罪认罚;对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所有案件,法院都判决有罪并采纳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那么,公检法三家之间的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机制是否就形同虚设?再次,大量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在适用从宽时,如何确保从宽幅度的公平、合理、统一,避免同案不同罚、确保量刑规范化,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另外一位来上海的律师也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提出异议最多的,还是那些认为稀里糊涂被骗着、逼迫着认罪认罚的当事人和家属。接到很多很多这样的谘询,不少人说,从进看守所到拿到有罪判决,一整个都是懵的。根本不懂,也不理解认罪认罚,拿到有罪判决后,才后知后觉上当受骗了”。
也有民众表示“认罪认罚率100%,检察院这是只追求自己的KPI,而不是追求公平正义,这样的检察院存在的意义何在 ”。而该事件发酵后大陆江西省高检和庐山市中级人民检察院等该检察院的上级部门都对此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