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观察》中国出手卡死“这1法宝”,川普制造美梦恐陷断链风暴!
中国对稀土的管控使得在全球贸易背景下的众多西方车企而言都不得不重新考虑重回中国市场的布局。这也是表明北京在面对来自西方国家的打压之下,通过关键性原料的限制出口作出的一种强有力的反击。
让美国制造业回流成为川普竞选时对支持者的重要承诺。但是现在中国打破了川普的幻想,因为北京亮出了一张底牌就是‘稀土’。作为众多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之一,北京没有在关税战开始之初就向川普表明这是一个“卡脖子”的关键因素,当面对来自川普对中国制衡的多轮政策后,北京希望通过强化稀土管控在这场竞争中取得胜利。
美国《华尔街日报》在最近的报导中提到,在汽车行业,稀土元素使电动汽车发动机能够高速运转。它们也用于挡风玻璃雨刷和车头灯等不那么特殊但同样重要的功能部件。由于中国稀土磁铁出口实际上已陷入停滞,汽车制造商面临着是否能够继续维持部分工厂运营的艰难抉择。
中国对稀土的管控使得在全球贸易背景下的众多西方车企而言都不得不重新考虑重回中国市场的布局。这也是表明北京在面对来自西方国家的打压之下,通过关键性原料的限制出口作出的一种强有力的反击。
从上下游产业链发展的角度来看,稀土决定着关键军工产品的发展,同时也是中国与西方在一种对等综合国力上的竞争。
在5号举行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林剑表示“中方出台的出口管制措施符合国际通行做法,是非歧视性的,不针对特定国家”。言外之意,北京在出台稀土限制措施是维护自身利益,前提是美方指责中国违约。
同样6月5日中国商务部也作出了类似的表述,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表示“稀土等相关物项具有明显的军民两用属性,对其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中国政府依法依规对两用物项相关出口许可申请进行审查,对符合规定的申请,中方将予以批准,促进、便利合规贸易”。
管控稀土走私能否遏制“西方掠夺”?
中国绝大多数的稀土产地分布在广西、江西、贵州等丘陵山地地带,这也是中国海关部门重点打击有关走私的监管区域。美国及西方的一些汽车制造商会想办法绕开来自许可制的稀土出口,从而选择那些走私从中国出境的产品。
在此前,被当地民众称为“壮王”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蓝天信(蓝天信为壮族干部)下台后,被指与稀土走私有关,因为在蓝天信落马前后,中国民间称“广西南宁海关曾查获一起价值不菲的稀土走私案件”,但是事后广西南宁海关在其官微辟谣称“毫无任何关联”。不过,海外对此确实众说纷纭,近年来广西被认为是仅次于云南走私犯罪最为严重的区域,也是当地开展各类缉私侦察工作的重点区域。
中国政府也在今年5月份召开了一场跨多部门的联合会议,这些部门涵盖海关、公安、国安、商务、邮政业等。当时中国商务部称“加强战略矿产资源出口管制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会议召开的背景是认为“对部分战略矿产实施出口管制以来,一些境外实体与境内不法人员相互勾结,企图通过走私等方式规避出口管制措施。”
而在多起稀土走私案件发生后,北京开始着手强化有关该类矿产许可证的核发工作,可实际上能够获得这类许可证的企业数量很少。
由于稀土是暴利行业,不少人为之铤而走险。中国在今年1-4月稀土出口量同比激增10%至18,962吨,但在海关总署查获的走私案件中,单批夹带量超25吨的锑矿、伪装成普通合金的600公斤锡铋材料等案例频发。同时,自2023年将17种稀土元素纳入出口管制列表以来,战略矿产的非法外流始终是中国海关部门监管焦点。
事实上,这种博弈的本质在于中重稀土的不可替代性。氧化铽、镝等中重稀土元素作为F-35战机激光制导系统、高超音速导弹推进器的核心材料,全球98%的供应依赖中国精炼产能。稀土管控会进一步的对美国军工高精尖产品作出制约性的发展。
稀土管控为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将带来哪些冲击?
中国的稀土出口管控政策已经影响到部分欧洲企业和日本车企,但是中国商务部虽然一直在对这部分车企的原料供应核发许可证,这也充分说明,中国不单单是想控制美国,对于汽车制造业来说,这个市场也想占有。
不可忽略的是,现在中国的汽车制造业正在处于转型时期,势必这波限制有些本国保护主义的色彩,相对于其他特定限制的企业来说,保护并非是坏事,但是这也会加剧外国政府对中国车企的反倾销调查的力度。
但是这并非对处于上升期的中国车企来说是一件坏事,同时这份国家保护性的措施带来的缓冲期未必能够快速展现发展的效果。